说起来,退役军人连当个小学老师都成了难题,你要不是亲眼见过,真以为网友在编段子。可这不是段子,是活生生的日常。岗位名单拉出来,体制内的铁饭碗、烟草专卖、国家电网、铁路局,人人都想摸一把,门槛却比珠穆朗玛峰还高,退役军人这群“最可爱的人”,怎么就卡在门外,成了“你说你行你就行,不行也行”的活教材?
我记得有一年在火车站等车,凌晨一点,检票口外全是打盹的旅客,只有几个穿着迷彩的身影,腰板笔直、眼神还带着点警觉。没人搭理他们,除了小孩看得出神,家长还得拉回来:“别看了,赶紧走。”这画面现在想起来还挺讽刺的,站在社会的边缘,既不像明星那样有镁光灯,也不像高管那样有头衔,退役军人就这样安安静静地守着每一班岗。
前两天朋友圈刷出个老同学的近况。海军退役,刚脱下军装,头发还没留长,就被现实教做人。公务员扩招?专业不符。国企招聘?资历不够。小学老师?“您这学历,我们不太合适。”这哥们平时最爱开玩笑,聊到就业,突然没了声音。我顺手翻了下数据,2023年退役军人进体制内岗位的比例不到5%。想起他那句“拼了半辈子,最后拼不过一纸证书”,挺扎心。
有人总爱说,谁不是凭本事吃饭?是,大家都想公平,但这公平就像操场上百米冲刺,别人穿钉鞋,退役军人穿解放鞋,还得带上沙袋。要说部队出来的,吃苦耐劳、纪律性强、团队协作,哪个企业不想要?可轮到落实,体制内门槛一个比一个高,招聘公告写着“优先考虑”,背后就是一堆限制条件。你说是优待,还真有点像“画饼充饥”。
有时候我甚至怀疑,是不是社会已经习惯了英雄只在仪式上露脸,等仪式一散,生活还得回到“你是谁”那一套。看那些体育明星退役,镜头闪一阵,转型照样抓瞎。姚明能进篮协,更多人连个正经班都没着落。退役军人和他们一样,曾经风风火火,退役后一身本事,硬生生被现实堵成了死胡同。
回头看新闻,退役安置总被包装成“国家高度重视”,可实际落实下去,税务、铁路、烟草专卖这些岗位还是那帮老面孔。说是优先,最后比的是学历、关系、甚至户口本。你说退役军人不配?未必。只是规则早就拧巴成了一团麻,谁敢说自己能把它理顺了?
有时候,我会想,如果退役军人真能进烟草、国家电网、铁路局这些岗位,是不是社会的安全感能多一层?毕竟,这些人经历过风雨,知道什么叫责任和担当。可现实就是,优待成了口号,落实成了稀罕事。人们热衷讨论“公平”,却很少去想,这种“公平”到底是谁订的规矩。
身边还有个例子,去年退役的篮球运动员,国家队出身,转型做青训教练,结果连场馆都租不起。体育明星尚且如此,普通退役军人有几分底气?别说什么“社会保障”,很多人退役后连基本的医疗都得靠自费,新闻里看着光鲜,现实里一个个成了“流浪汉”。
有人喜欢在网上说风凉话,“凭什么要特殊对待?”可你让这些人去试试边防站岗、演习熬夜,估计三天就喊着回家。嘴上说着“公平”,心里还是盼着铁饭碗只给自家人留一份。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,退役军人是我们最想依靠、最容易忘记的人。没有他们,谁替你站在风口浪尖?可等他们脱下军装,连个像样的岗位都没得选。
我打字到这,突然想到小时候看的军旅剧,主角风风火火冲锋陷阵,最后退役回家,要么摆地摊,要么送外卖。电视里有个大团圆,现实却只有满地鸡毛。你说这公平吗?也许这就是社会的常态,但我总觉得哪里怪怪的。
说了这么多,问题还摆在那。退役军人是不是应该优先安排到体制内、收入高的岗位?我没有标准答案。只是当你下次在地铁站、火车站看到那群笔直的身影,想想如果换成你,你愿意脱下军装后被世界遗忘吗?评论区别躲,聊聊你心里的答案。
股王配资-在线股票炒股配资门户-配资APP排名-十大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